第二回 车九轨摆满汉全席 邹一眠玩土洋兵法 ( 6 ) 话说中国科协的吴玫玫女士(上一帖被苏珊误敲成了“吴美美”,特此更正)差人给面哥送来了两张请帖和一堆会议资料。面哥把沉甸甸的资料放到一边,被那两张设计新颖、印刷非常精致的请柬吸引住了。他把其中一张印有孙主任名字的装在看不懂什么开本的绿色烫银信封里的请柬给他送去时,孙主任也爱不释手地说:“小邹啊,你瞧瞧人家这东西做的!我接到过不少请柬,只有中国科协的做得最好,连国家科委的都不行,那帮人是土老冒,没见过什么世面不说,三代贫农,你让他们出国考察多少回也没用。我听说,吴玫玫她们每次大的活动都把请柬呀、对外宣传材料啥的拿到香港去印。人家那儿净是留洋的,不服不行啊!” 面哥站在孙主任桌边听他白乎,一手插在裤兜里,另一只手还端着他那大号墨水瓶做的茶杯,脸上挂着不卑不亢的微笑,这是他的招牌姿势和表情,这时候,熟悉他的人就知道丫小子听你讲话纯属是出于礼貌敷衍你,心里不知想什么呢。他虽刚来不久,却已经听部里部外的人传了不少孙主任的闲篇。孙主任50出头了,但思维敏捷思想解放,喜欢接受新事物琢磨新东西,科技部收到的任何新礼品新玩意,一定要由他开封破处。他是上海城市贫民出身,十里洋场边上的苦海里泡大,自然见过不少世态炎凉,咽过不少酸水,解放前后看准跟着共产党阿拉贫民才能过好日子有前途,就积极表现,很快入党并被保送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卯足劲全优生毕业分配到新华社总社,一直搞科技新闻采编,在科技界有非常深的人脉关系网,这就是安总编辑把他从新华社挖过来的主要原因。 面哥听着孙主任品头论足,他其实相对来说比较喜欢孙主任和他领导的科技部。孙主任这个人虽说是老党员老干部,文革前就是行政13级的主任记者,却不爱装孙子,跟个大孩子似的爱说大实话,爱和年轻同事、下属(特别是女的)开个玩笑,有时候在玩笑中就把工作布置了。。。于是他呷了一口瓶儿里的水润润嗓子,顺着孙主任的话头说: “主任,我不懂设计,不过您瞧,这顿人大会堂的招待宴会规格可不低呀!不少菜我都没听说过。嘿嘿。” “行啦,小邹,把你那破墨水瓶赶紧扔了,看着就烦!别就知道吃大会堂的堂菜,嘻嘻哈哈不当回事。你给我好好准备一下,国际科技会议中心,这可是耀邦和紫阳同志十分重视的一个机构,亲自指示国家科委由中国科协出面筹备了很长时间了,要不周老周白毛儿能这么紧张亲自披挂上阵?中国要搞科技立国,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由中国科协这个半官方的最高机构出面组织大型的科技会议是关键性的一步,据说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国际性的科技会议会展密得都排不开,已经订到2、3年以后了,咱别说科学技术,就是在开会交流这点事儿上要想赶上人家,没个三年五载甭想。好了,下礼拜咱俩一齐出马,分分工抓住几个重头人物重点单位、项目,搞一系列的专访、报道和评论,还要搞几块专版,老安说了‘把火烧得越旺越好’,听说你常抱怨没有用武之地,这回机会来了,把你的看家本领都使出来,一定要唱好这台重头戏。你先别咧嘴,忙不过来我可以给你派助手,你不是向我推荐过在夜班校对实习的北大分来的小许吗?我也大概了解了一下,好像还不错。回头我跟老安说说,现在急着用人,可以提前把她调过来,好的人谁都盯着呢,得先下手为强。好了,抓紧回去研究有关资料,咱们每天一碰头。” 一听老孙说可能调许冬妮过来,还要给他当助手,面哥这回乐得把嘴快咧到后脑勺去了。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面哥头一件事,是打开中国科协送来的请柬,他要再研究一下下礼拜人民大会堂宴会厅招待宴会的菜单。 ![]() 八十年代中期,南风刚刚北渐,诺大诺牛叉的北京城,一般百姓还很少吃过粤菜,很多人甚至都没听说过,除了北京饭店的谭家菜,还有个什么“大三元”,号称新派粤菜头一号“明珠海鲜酒家”还没影呢。中国科协的大会组织者吴玫玫深谙北京这帮土老冒心理,不惜花巨资整出了200多桌(供2000多人宴会)海鲜酒会。她的心血没白费,直到今天面哥和不少当年的与会者还仍然记得这顿丰盛正点的国宴。 1,前菜(冷荤):乳猪锦绣七星大拼盘 2,以下主菜:翡翠带子虾球 3,百花炸酿蟹钳 4,蟹肉大生翅 5,上汤锔(应为火字旁,但我的字库里没这字)双龙虾 6,脆皮炸子鸡 7,清蒸游水石斑 8,碧绿北菇扒网鲍(四头) 9,以下主食:扬州炒饭 10,干炒牛河 11,以下餐后甜点:鲜奶香草、黑森林双色庆贺蛋糕 12,红豆西米露,水果大拼盘 面哥琢磨了半天,自言自语叨咕了一句话:“怎么TMD没有红烧肉呢?” 待续/嘿嘿~~~ |
所有跟贴: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