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7日星期日

《文字狱牢头的笔录》第四回(5)过招[上]

第四回 书房迷宫南茶北水 大泽云梦苦酒腥萸
(5)过招 [上]
1986年7月18日,星期五,晚上7点,北京宣武门西绒线胡同51号,前勋贝子府(康熙二十四子胤祕的曾孙子绵勋),后袁世凯故居,现而今的四川饭店。
那会儿,因为要面子的商务应酬不多,所以北京的好饭馆也不多。北京这个怪物,虽匍卧于天子脚下,却一向是破旧快,复辟慢。面哥办事细心,怕到了以后没座位现等就尴尬了,事先托朋友在二进院的西厢房里定了一个雅座。那时候北京的餐饮业好像连包间还没有时兴,能分个雅座俗座就算够档次了。雅座呢,就是比较靠近窗户和角落,稍微安静一点,不太会被打扰。
 
(西绒线胡同的四川饭店)
他俩穿过一进院的熙熙攘攘的大厅,沿回廊转到后面的二进院,进西厢房,落座。面哥看看表,差一分钟七点。等了不到一分钟,贾仁来了。
贾仁看样子30出头,有点发胖。穿一身出国人员在“红都”统一定做的藏蓝色西服,因为热,也因为有点瘦了,上衣没扣扣。提着一个不是香港就是日本买的当年正时兴的“詹士-邦”硬壳箱。不过,他给阿健的第一感觉还不错,稳重深沉,守时可靠,像个红顶商人的形象。他从容走过来,和面哥打过招呼,然后目光沉稳地注视着阿健,不慌不忙的把黑色皮包放到身旁的椅子上,从包里拿出浅棕色的真皮名片夹,抽出一张白色烫金的名片,站着略微躬身,双手递给阿健:
“贾仁。贾宝玉的贾,仁义的仁。初次见面,请多关照。呵呵。”
----------------------------
北京光太外贸总公司
进口部副经理
贾 仁(副处级)
地址、电话、传真……
----------------------------
大凡美女,总有些架子,北京话叫“内劲儿”,大美女呢“内劲儿”就大些。汪健并不想拿着“内劲儿”,自然点多好啊,可是形势所迫,不得不绷紧阶级斗争这根弦儿。从打上小学五年级开始,她就常听见同班的外班的坏男孩有意无意、连指点带比划地说:“嘿,瞧丫内劲儿!还劲儿劲儿的啊!~~”,她知道他们是指她和班里另外几个开始“十八变”的女生,尤其是指她,因为已经有男生给她写字条,说她是整个学校最漂亮的“校花”。到了中学,一些不分泌智商却疯狂分泌荷尔蒙的喜欢比谁比谁坏的男孩子,有本校甚至还有外校的,开始为她打架了。养女儿比养儿子操心,养美女女儿比养女儿还操心,养大美女女儿就。。。她爸爸不得已把她从北大附中转到了人大附中,和江帆同了班。江帆因为18变变得晚,没赶上学会拿“内劲儿”,大学以前一直享受着丑小鸭的待遇,倒也捞得个清静自在,铁姑娘疯丫头,也是当年北京中学里的一景。她们几个知识分子子弟常常一起上下学,无意中组成了护花团队,平平安安度过了13-18岁的惊险岁月。所以,一般男人眼里(面哥这个“痴心汉”除外),阿健的“内劲儿”更足,到大姑娘时就演变成了女人的魅力、性感。1980年考上北京外国语学院后,又看了大量的外国电影、原版小说,潜移默化,秀外慧中,这绝代淑女的作派,就这样慢慢炼成了。
阿健大方地直视贾仁,坐着不动,只略略伸出右手用食指和中指轻轻夹过名片,余光一扫,就算看过了。随即嫣然一笑:“啊,您就是贾先生。常听一眠提起您。我叫汪健。”说着,放下名片,再用同一只手把自己的名片递了过来。
贾仁内心里是向来看不起女人的。但是一看汪健,也不由暗自惊艳:“啊!猜出来了。呵呵。听说汪小姐年纪轻轻,就已是北京外语学院的老师,佩服。我一直想进修一下我的外语呢,这下就更有理由了。呵呵。”
贾仁是面哥的大学同学,同系不同班。70年初中“毕业”后,国家政策大拨轰,进了北京的商业口,干了8年售货员,1978年考进了牛大。他比面哥大4岁,应该和老九同岁。30出头了,慎重地交过几个女朋友,但还没有成家。因为他对婚姻及女方家庭等大事,要求的条件比较高,认为一切都要服从事业的大局。刚考上牛大那会,他常跟面哥等虽也泡图书馆、但却把大量时间放在看闲书听邓丽君上的同学说:“我不能跟你们比,你们丫比我趁。我被四人帮夺走了8年的青春,得急起直追啊!”一进大学,知道从此可以把握自己的命运了,就树立了远大的人生目标,连年的三好学生,在四年级时入了党,毕业分配凭实力如愿进了外贸部,一年后发现部里正处长以上的官儿基本都是从各外贸公司业务口提上来的,像他这样没啥背景的,呆在部里一辈子只能给人当碎催。当他听说当年和他关系不错、人也厚道的高干子弟大学同学李治平,毕业分配不到三个月就调到了一个高干子弟组建的正部级的外贸公司,这公司听说还是邓大人改革开放的一步棋,就好说歹说托老李把他也调了进来。当年在学校里他曾经和几个要好的哥们说过,因为看够了处长老爸这辈子受的窝囊气,他这辈子最损也得当个局长。他早先在商业口当售货员时,才15、6岁正是逆反期,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把气撒在顾客身上。但大学毕业摇身成了国家干部后,不管心里多么烦,脸上却总是微笑着。不笑不说话,说话必哈哈。他智商情商都不低,知道笑和笑不同,他研究过那些老大不小还混不上去的处级以下的倒霉蛋的笑,根据自己憨厚外表的优势,经长年揣摩,设计并练就了带有自己特征和魅力的微笑和大笑,既显得很真诚,还很有气势。对上真诚,对下有气势。于是一路过关斩将,今年初当上了副处长。
贾仁转而看着面哥:“我说,你没忘了我关照的事儿吧?呵呵。”
面哥一下子想起来了:“啊,对了阿健,差点忘了。贾先生特意关照,等会儿不要让银行的人知道我们和他早就认识。今天兹当是初次见面。你不要这样看着我,他说,这是为了斗争的需要。嘿嘿。”
阿健从小到大生活在很单纯的环境里,和家人朋友同学同事相处,从来透明如水。她家境优渥,天性也淡泊,从小想得到的东西和父母一说,一般都可以得到,即使得不到,也不觉得有什么,很快就忘了。不大理解为什么有的人为了得到什么,竟需要拐弯抹角转着心思去蒙去骗,以为那都是小说里的故事。今天看到贾仁如此煞费心机,给初入江湖的她上了一课。
正寒暄着,面哥看见门口两个人一前一后朝里边张望,说了声:“他们来了,我去迎迎。”便起身迎了过去。稍顷,大家落座,面哥干咳了一声,说:
“谢谢三位今晚光临。我和汪健小姐略备薄仪,不成敬意。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贾仁先生,他比两位早到了几分钟,我们只通过电话,今天也是初次见面。”说着亮了亮手中贾仁的名片。贾仁随即站起身向牛力田、郭占一郑重分发名片。面哥接着说:“这位是我的助手,本公司公关部经理汪健小姐。”汪健矜持地向他俩点点头,依旧坐着,递给他们一人一张名片。
牛力田当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副司长已经两年,贵人语话迟,略微欠了欠身,缓缓接过贾仁和阿健的名片,认真地看了贾仁的,对阿健的只是大概看了一眼,然后把贾仁的名片放在阿健名片的上边,眼睛只看着贾仁,很有风度地说:“啊哈,幸会。”
接着,他看着面哥,指着坐在旁边的中国银行北京分行东城区支行的副行长郭占一说:“小邹,咱们是老朋友啦,这是小郭。这两位嘛是初次见面。我也来介绍一下,我叫牛力田,他叫郭占一。”他再略略欠了一下身,把名片先后递给了贾仁和汪健;郭占一则谦恭地站起身来,依着顺序把名片先贾仁后阿健最后递给面哥。
面哥示意阿健给牛司长等依次倒茶,牛力田这才抬眼正视阿健,一边把右手中指轻轻敲击桌面,一边用带有磁性的声音说:“啊,谢谢汪小姐。”

(汪健给牛力田的真正感觉)
(待续)


所有跟贴: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