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晚上,酒足饭饱后,白天小火车的惊魂甫定,余兴未尽,我们几个便在船上闲逛着压惊。船白天停泊旅游港口时,我们一般都玩到快开船才回来。然后休息洗澡换衣服,去餐厅吃饭,如果知道正餐厅晚上有特别的美食,就尽量踩着饭点去,实在赶不上了就去自助餐。
晚
餐后我们大致的活动规律是,在较高层的甲板上散步,看雪山、夕阳、好看的和好玩的人。。。,外边黑了或者天气不好,女士们就逛船上的商店,秀场,影剧院,
打乒乓球,健身房走步机,。。。男爷们呢,因为我们有自知之明,修行定力还没达到化境,就大家说好了互相监督,坚决不进赌场。好在我们还有一个嗜好:都爱
说话。小盖因为一说话就得抽烟,我们就在吸烟区找个好景致的桌子,坐下来喝茶,神侃。男人嘛,除了聊女人,就是回忆往事、展望未来、吃喝玩乐、天下大
事。。。我们成为朋友至少30年了,经过这么多年我不得不接着承认,尽管我一向很自负,嚼着自己无所不知,但是在小盖面前我常常只有听着的份,他对于每件
事的细节、来龙去脉,你要是不打断他他恨不得能扯到天亮。。。,而我很多事只是知道个皮毛,其他就得靠谷歌维基什么的,呵呵,心说当年没有谷歌维基不知道
怎么混过来的:))。。。
扯到午夜12点左右我们不好意思再耗着了,就坚决打住,一起去桑拿,把白天吃到肚儿歪的下水尽量蒸掉些,然后回房睡觉。
27日晚吃完饭,散步到船头主厅堂,循着音乐声下楼,4个青年男士正在调音,等会有爵士。
这位吹单簧管的乐谱是白色ipad,比墩子还酷吧?我低头看他,他举头望我。
28日一早,船到美国冰川湾国家公园(Glacier Bay National Park),和学院冰河(College Fiord)。
1898年夏天,美国铁路大亨哈里曼为了拓展生意和开发旅游,邀请美国东部几所知名大学(耶鲁、哈佛等)的众多科学家教授一起来此渡假,并请他们帮着一块研究研究此地的冰河有什么开发价值,学院冰河(College Fiord)因此得名。。。扯到这,我们几个王小波的校友遂想起了当年他游历欧洲看到荷兰风车村时的感慨:“我总以为,假如我老家住了些十七世纪的荷兰人,肯定遍山都是缆车、索道——他们就是那样的人:工程师、经济学家、能工巧匠。至于我老家的乡亲,全是些勤劳朴实,缺少心计的人。前一种人的生活比较舒服,这是不容争辩的”。。。,这就是所谓西人的工具理性吧(心说丫有话不直说怎么听着像暗损咱老乡呢:)))。
我们坐的这趟公主号,据说是世界上唯一同时拥有冰河湾国家公园、学院峡湾、安科瑞奇航权的邮轮公司,是不是有点胡吹啊?谁知道呢。感觉硬件还不错,但服务和吃的一般,阿拉斯加皇帝蟹只上了一餐,抠门,呵呵。
据说,最早发现冰川湾和学院冰河(学院峡湾)的就是发现我们温哥华的温哥华先生。
btw,有关这两个景点的资料网上大把,我就不浪费资源重贴了。还是上照片吧。你们看到拍得比较好的都不是我拍的,是眷属和小盖拍的。
一大早,船抵冰河湾,我们赶紧往15层以上的甲板上跑:
云无心以出岫(西风烈啊,俺怎么看着像出拳呢 ):
和冰山交流嘛,越冷越爽,小二,来杯冰咖啡:
临时查资料?还是闷头看小说?不带这么玩酷的,呵呵:
看到满河飘散的冰凌,感觉就开始进入了:
大厨们也赶紧摆出阿拉斯加特色的美酒佳肴助兴,西瓜都切出了花,北京人讲话:“花瓜”(不是好词啊 )。
爬到远处指挥室屋顶占据制高点的是小盖:
看他干嘛呢,拉近点,哈哈,丫正不畏狂风忙不迭拍家属PP呢:
来了,俺来了,对不起,让你们久等了:)):
水中冰雕,倦鸟迷途:
身旁一摄影发烧老外拍我肩膀:“嘿!look,鲸鱼!”哇,看着像是头杀人鲸,可惜我的镜头不给力:
这样的冰洞中据说会藏有海豹。
天在做,人在看(绿色人士说应该是人在做天在看。到底谁做给谁看啊?呵呵):
怕冷的就躲在舱里和阳台上看:
船长估计看过N遍了:
俺的太阳镜和铁道员帽子也在看:
从餐厅玻璃里边看冰山是蓝的,
1?天上有什么?这一条条争先恐后奋力崛起向上坚挺着的,靠,嘛意思嘛 :
船在冰川湾国家公园要呆整整一天,它缓慢地转向,让人能够细细品赏冰美人/帅哥的每一个角度。。。
据说峡湾一年四季很少晴天,我们非常幸运,到了中午时分,天就开始放晴了。我们一直在甲板上等到黄昏,想看着夕阳把冰山抹上橘红。。。
楼下做指点江山状的是普董小盖他们几个:
整个峡湾据说共有17-18条冰河,都是在加拿大这头形成的,因为流速极为缓慢,肉眼看不出她宁静而神秘的缓流。
进入之后,可以同时看到至少6条冰河:
回首望,史前时代多酷啊。冰川是处女,守身如玉;冰山若君子,人不知而不愠。。。
傍晚,惜别冰河:
呵呵,都不好意思上近照了,对不起,这船上的buffet真霸道啊,每个人都肥了好几圈,tnnd :
想起了王荆州的诗:“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人生就是登临,老在2楼半是看不到绝色的。
。。。真TM爽,忍不住高喊一声:“拿酒来!”
附上几段网上的资料:
两大冰世界的共同点就是所谓:极地奇观。
千年冰河在峭壁中堆积,人感觉不出但实际上是流动着。
突然间,一些硕大的冰块从近乎垂直的冰崖上脱离,崩裂而下。
撞击海水产生的隆隆声,尤如雷鸣般震撼着人心。
瞬间的撞击又会吸引海湾内所有生物:飞鸟、海豹等争相追逐冰裂所激起的鱼群。
撞击海水后的冰块浮躺在蓝色的海湾中,在阳光的配合下,形成了晶莹剔透的奇特冰雕。
学院冰河严格的翻译应该是“学院峡湾”:College Fiord 。Fjord是个专用名词,是指一种特殊的自然现象,这种现象最集中的地方就在挪威。
学院冰河与冰川湾国家公园的区别是它更像是挪威的峡湾。
提到挪威的峡湾就有些明确的概念了。
学院峡湾与挪威四大峡湾最北部的盖伦格峡湾(Geiranger Fiord),也有称北峡湾的类似。但有些去过挪威又来阿拉斯加的游客说,看了学院峡湾,盖伦格不用去了。
峡湾的特点是除了有不断流动的冰河(冰瀑布)外,还因其特殊的自然条件,两岸丛林中生活着大量的动物和飞禽。
因为峡湾宽不过几百米,所以,在船上看见很多老外拿着望远镜在瞭望着什么,据说很多人见到了麋鹿和棕熊。
带着浮冰的海面上经常略过各类飞禽,船上的广播里不时传出什么地方发现了海豹,什么地方出现了鲸鱼的通知,可以这么说,从进入学院冰河入口开始到顶端的几个小时里,如果有足够暖和的服装和充沛的精力,可以让你一会儿也闲不着。
尤其是到达顶点时,在目力所及的范围内一下子可同时看到了六、七条浩瀚的冰河汇入峡湾的景象,其阵势相当壮观。
如
果幸运,在游览冰世界的这两天里应该是阳光灿烂的,那样的冰川国家公园和学院冰河会更加绚丽多彩。可惜,因为阿拉斯加的特殊气候条件,这样的机会实在太
少。可见那些拍摄冰世界的摄影家们要来来往往多少次呀!也怪不得有很多游客是多次来坐游轮呢,我们见到了一位光公主号就坐了6次的家伙,这么喜欢冰世界,实在是太“Cool”了。
明天奔此次航程最后一站:安克瑞奇。
(待续)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