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2天航行,游轮在9月初又返回到我们的起航地德国最北部港口基尔。 临 下船的最后一夜,船上照例发来账单和意见书。上网费被黑了几十欧,这是预料之中的,不过有一项收费没搞懂,我们和小盖都被收了4.99欧的拍照费。可我们 都没让热情的船上摄影师拍摄任何照片,就去找服务台理论。去服务台企图要回被黑钱财的队伍很长,排了好一阵才轮到我们,会说不下10种语言的服务台小姐亲 切解释说:“上网费是机器自动计算的,绝不会错,您关机时未退出,那么下次再开机会自动为您登录哦。。。至于拍照费嘛,哦,您忘了在您享用欢迎晚宴时有位化了妆的意大利帅哥厨师和您合过一张影啦?即便您没要打印照片,这项服务也是收费滴。。。” ![]() 得,没辙,你想说什么人家早准备好了在那儿等你呢。 1,俺们只好忿忿地回屋认真填写中文意见书,以发泄不满。同时暗中期待没准还能中头奖呢:表格上说今年(2013)6月开奖 ![]() ![]() ![]() 下船后,我们几个分了下工:女士照看行李,男人去租车公司的柜台排队拿提前3个月网上预订好了的车,因为2000多人齐下船,估计很多人会和我们一样租车继续旅程。希望可以排到前头能尽早拿到车早点开始C计划。 按照C计划,我们想在汉堡呆一两个小时,只是路过汉堡,吃个午饭和逛街买点小东西。因为今晚的住宿订在了荷兰羊角村,要赶在下午四点前光线最好时到达羊角村看景拍照,所以就没时间玩汉堡了。 2,开始执行C计划。 ![]() ![]() 坐标: 52°44′20″N 6°4′41″E ![]() 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6人如胶似漆了近20天,即将几天后在阿姆斯特丹分手:我俩和普董一起飞伦敦,而小盖一家有闲有钱身体好,还要继续在欧洲大陆再玩一个月左右。 3,这就要分租2部小车了。前边A计划中说了,在欧洲开车,可能的话尽量租小车。这是我们租的车,我还是手动挡,便宜很多,小盖只能开自动挡,不过他租期长,所以平均下来每天价格和我差不多。 和小盖还有几天才分道扬镳,为了舒适,我们暂3人乘一部。 ![]() 在接近汉堡郊区时发现进入汉堡非常堵车,我们通过手机迅速商量决定,为了避免因小失大,就不在汉堡停车了,直奔荷兰。 4, 经过大约5小时(中间有停车休息,吃东西),我们在下午3点左右到达羊角村附近的B&B旅馆,放下行李,就奔羊角村。没想到村子很小且没有地址 (功课还是有疏漏,出门前没有找到,这次的经验是,应该在GPS上输入坐标就省心+双保险了),还真不大好找。看见这家中餐馆,下车去问,也只给了我们大 致方向。后来在一个十字路口又问了几位貌似当地人,他们热情为我们画了地图,才总算在4点前后摸进了村。 ![]() 5,到了村口,车就开不进去了,因为村子里没有马路,只有纵横交错的一条条小河,不想步行的话,进村只能驾游艇或者小船。为了防止撞船,河道都是单行线。 村口有好几个租船处,每小时10欧。 ![]() ![]() 租船处: ![]() ![]() 从卫星鸟瞰羊角村: ![]() 羊角村(Giethoorn)坐落在荷兰上艾瑟尔省(Overijssel)斯滕韦克尔兰德的一个田园小镇。没有任何的公路,而全长4英里的运河水路和纯木质拱桥陆路,是两种主要的运输途径。车辆禁止开入小镇,故撑篙的小船是居民的唯一选择。近年静音马达驱动的游艇也获准进入水道。 6,当然还可以租自行车: ![]() 7,进村就看见一乡土风很浓的饭馆,挺热闹的还基本满座,估计这里不错,就先占了个座位,跑了一天了,喝点啤酒润润喉咙先: ![]() ![]() 问服务员本地有什么招牌啤酒?她说:“当然是喜力(Heineken)啊。”呵呵,K,俺琢磨半天才明白:荷兰很小,“本地”就是荷兰 ![]() ![]() ![]() 羊角村位于荷兰西北方,De Wieden自然保护区内。冰河时期De Wieden正好位在两个冰碛带之间,所以地势相较于周边来得更低,造成土壤贫瘠且泥炭沼泽遍布,除了芦苇与薹属植物外,其它植物不易生长,唯一的资源则是地底下的泥炭。 居民为了挖掘出更多的泥炭以外卖赚钱,而不断开凿土地,形成一道道狭窄的沟渠。后来,居民为了便于运送物资,就将沟渠拓宽以使船只能够通过,形成了今日运河湖泊交织的美景。 8,河道路牌: ![]() ![]() ![]() 9,据旅游官网说,羊角村是由南边地中海一带的一群战败逃亡者于公元1230年左右创建的,呵,逃得可够远的,有点像当年从西晋就开始南逃的客家人。而随后让其广为人所知的,则要归功于荷兰籍导演Bert Haanstra在1958年拍的电影《奏乐》(Fanfare)。 ![]() ![]() ![]() ![]() ![]() ![]() 村里的一些茅草屋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 羊 角村有"绿色威尼斯"之称,因为水面迭映的都是一幢幢绿色小屋的倒影。这里房子的屋顶是用芦苇编成,可以使用40年以上,而且冬暖夏凉、防雨耐晒。据说从 前芦苇都是穷苦人家的屋顶,因为他们买不起砖瓦,就像中国古代的“布衣茅屋”,一看就是穷人。而现在掉过来了,芦苇屋顶的价格是砖瓦的几倍,在荷兰您只要看谁家是茅屋苇顶,肯定是有钱人家。 现今的荷兰政府为了维持羊角村特有的古拙景观,规定即使房屋转卖,新的屋主也不能改变屋子的外观,只能装修内部。村里平均一间房屋约合人民币300~400万,在荷兰算中高端房屋。 10,不知怎么脑子里蹦出这么几句古诗:"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呵呵: ![]() ![]() ![]() ![]() ![]() ![]() ![]() ![]() ![]() ![]() 11,借着一杯啤酒的微醺在村中闲逛了一会,朦胧醉眼中夕阳把村子涂抹上了喜力的颜色。。。 回来时她们已经开始点菜,荷兰菜还是以海鲜为主,啤酒看来就是喜力(Heineken)独大: ![]() ![]() 12,羊角村的名字说是来自当年挖泥炭时,挖出了几只造型奇特的羊角。如今放眼望去还能看得见很多羊,但是当年长出羊角村羊角的羊据说却绝种了。。。 ![]() ![]() 现在不知还有没有人烧泥炭? 听说是非常环保的天然燃料哦。 ![]() 13,几张村景: ![]() 招手试试能不能打个"船的" ![]() ![]() 14,夕阳渐渐西下... ![]() ![]() ![]() ![]() ![]() 15,我们订的B&B是一个农庄的大院,每家都是里外套间,宽敞舒服。每晚大约才60几欧。缺点是离羊角村还要开车10多分钟。如果住到村子里,价格大约翻番。当然住村里会浪漫多了,可以租个小船唱着桑塔露琪亚,慢慢滴划向星河。。。 第二天早晨6点左右就睡不着了,怕影响朋友,自己悄悄起来在这边厅里弄点咖啡,查查E什么的。向外一看,住对面屋的一向比俺睡得晚的小盖已经在院子里吸上烟了... ![]() ![]() ![]() ![]() B&B早餐一般,所谓“一般”是跟拿骚那顿比,其实也不错啦,拿骚的走地鸡蛋还不戴帽子呢: ![]() ![]() 我们房间客厅外: ![]() 羊角村家家户户花园都非常精致漂亮,俺也侍弄过N年后院,当然知道有多难。看来洋人还是有秘密武器啊 ![]() ![]() 17,农家乐,房东后院养的不知是鹅还是什么鸟: ![]() 马厩里的荷兰mini矮脚马也起床了。长得都很可爱,性格也nice,随便骑,不过朋友似乎更nice,打死也不敢上:-) ![]() "挤奶"被演艺界为争出镜率闹的,据说现在也不是好词了,这世道,唉 ![]() ![]() 俺白乎了半天,最后想给这篇游记取个名字,自然而然想到了《桃花源记》,从书柜取出《古文观止》翻开一看,原来1600多年前,人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史上第一清高隐士陶渊明早都去过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哇塞, 从前咱也这般优雅过哎... 18,想起小时候随父母逛颐和园,特喜欢听熟谙历史的父亲带我们在见不到几个人的长廊中走走坐坐,慢悠悠地看画讲古。其中的这幅苏式彩画《桃源问津图》(据清任预原作绘制),当能秒杀大半羊角村的数码照片吧, 呵呵: ![]() (待续) |
|
![]() |
发表评论 |
![]() |
文章评论 | ![]() |
|
作者:牢头 | 留言时间:2013-01-17 17:19:03 |
其实咱很多老家都曾是桃花源, 但愿也有一天像羊角村这般“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呵呵 谢谢上官.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