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5月,《国家地理杂志》刊登了一组图文,题目是《寻找维京海盗》。 "俺喜欢成为一名维京海盗",来自丹麦的丹奥里森说。他的手臂上纹着屠龙勇士西格德的纹身,索尔的神锤纹在他的胸前: “每次我们喊着‘维京,维京',都觉着自己酷呆了。你想啊,惨红的夕阳、漆黑的骷髅旗、血腥的战刀、如风的快船、成堆的金银珠宝,构成了传说中北欧海盗的五个元素。而把它们组合在一起,便勾勒出维京人的威猛群像...”。 当游轮靠近丹麦海岛博恩霍尔姆时,一个满脸阴森、歪戴着皮水手帽的独眼龙,就是电影和赌城拉斯维加斯海盗船上最常见的维京海盗形象,就开始时不常地在俺眼前晃悠。。。 维京海盗(Viking),原意是“来自峡湾的人”。维京人生活在1000多年前的北欧,即今天的丹麦、挪威和瑞典。当时欧洲人更多将之称为Northman,河南话可译为北方刀客。维京是他们的自称。在北欧的语言中,Viking这个词语包含着两重意思:首先是旅行,然后是掠夺。今天的考古已证明,他们远航的足迹不仅遍及整个欧洲,而且南临红海,西到北美,东至巴格达。 1,B计划中的博恩霍尔姆岛景点,和位置: ![]() ![]() 因为岛上没有深水码头,大船无法靠岸,游轮就出动几十艘救生艇来回接载去岛上玩的旅客。我当时就想,要是这么麻烦,还不如拉我们到百公里外的哥本哈根玩一趟多好,但这就是钱没花到的问题了:哥本哈根停靠一天肯定比博恩霍尔姆小船接驳贵多了。 2,不过话说回来,有惊无险体验一下游轮救生艇的感觉也不错: ![]() ![]() 博恩霍尔姆岛(Bornholm),旧译“博恩岛”。10世纪以前是北欧海盗据点。北距瑞典仅40多公里,以前属瑞典,1658年归属丹麦。 该 岛长36公里,宽28公里,面积为588平方公里。全岛的2/3由花岗岩构成,丘陵起伏,中央最高,海拔162米。沿海峭壁耸立,有花岗岩采石场。内陆森 林茂密。人口比较稠密的南部地势起伏,沿海有沙丘。出产谷物、饲养乳牛和猪。农业、渔业和航海业发达。陶瓷制品著名。主要输出鱼类、花岗石、磁器和陶器。 旅游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现存中世纪遗迹包括13世纪的哈默斯胡斯(Hammershus)地堡废墟和4个12世纪圆形教堂。伦讷(Ronne)为主要港 市。人口约42,817人(2008年)。 博恩霍尔姆也是位于波罗的海北边,这次航行的最后一站仍然证明了我们的观察:南岸明媚,北岸阴雨,呵呵。 3,海上风浪不算大,在游轮上基本感觉不出来,但救生艇上却十分颠簸: 俺们不会上了维京人的贼船了吧? ![]() ![]() 4,小岛上最大城市伦讷镇。救生艇把我们搁在伦讷的渡轮码头: ![]() 看来还是个北约的小军港: ![]() 丹麦人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他们曾占领和统治英格兰多年。要是一直辉煌至今,俺们想周游世界就得满嘴跑丹麦语了。 他 们擅长航海,常南下罗马帝国以琥珀、燧石等换取谷物和其他用具。他们亦商亦盗,在夏季聚众出海抢劫。公元793年丹麦海盗袭击了英格兰的林第斯法恩岛。自 此以后,丹麦海盗对英格兰的侵扰规模越来越大。871年丹麦海盗占领伦敦。878年英格兰国王阿尔弗烈德大帝向丹麦海盗割地求和,双方平分英格兰,丹麦移 民在英格兰东北部建立“丹麦区”。1016年丹麦国王克努特大帝攻占英格兰全境,并建立了版图包括挪威、英格兰、苏格兰大部和瑞典南部的“北海大帝国”。 1397 年在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一世(1353~1412)主持下召开卡尔马会议,丹麦、瑞典和挪威组成联盟,丹麦处于统治地位。卡尔马联盟前后共维持了126年。 原挪威属地格陵兰、法罗群岛转归丹麦管辖。在此期间,丹麦为打破汉萨同盟对波罗的海经济支配权继续对外扩张,经过长期战争并吞了石勒益苏格和荷尔斯泰因。 丹麦航运业和海外贸易十分发达,商船队仅次于英国居欧洲第二位,并拥有一支规模可观的舰队。 16世纪末,丹麦成立著名的东印度公司,在西印度群岛和几内亚拥有殖民地。 18世纪开始因在大北方30年战争等几次战争中失败,丹麦国运开始式微。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期间丹麦都保持中立,谁也不得罪。两次大战期间也宣布中立,还和纳粹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不过希特勒根本无视条约,一直占领丹麦直到二战结束。 5,岛上的街道和小教堂别具维京特色: ![]() ![]() ![]() ![]() ![]() 岛上最大城镇Ronne,在中世纪时代曾十分繁荣昌盛,是与北德国进行往来的重要贸易地区。观光点包括Hammershus城堡遗址 (Hammershus Ruiner),博恩霍尔姆岛博物馆和 sterlars教堂( sterlars Kirke)。 6,博恩霍尔姆博物馆,和13世纪的哈默斯胡斯(Hammershus)地堡废墟: ![]() 好奇心催的,俺吹着口哨壮胆,只身下到龙潭虎穴贼窝老巢探个究竟: ![]() 海盗们的卧铺和老虎凳? ![]() 7,登岛后,我们拿着地图研究了一下,这个市镇很小,预计不到2小时就大致可以转完。远处还有些景点,什么“风动石”之类,但需要搭乘公交车,我们担心赶不及回到最后一艘汽艇,再说风动石这种东西也不是什么绝景,到处都有,仅中国就不下上百处,就放弃了。几张扫街: ![]() 和西欧多数国家惯用鲜花装饰窗台异曲同工,因为冬季漫长寒冷,岛上窗台外侍弄花卉难度可能比较大,岛民就开始琢磨室内窗台装饰,想弄到吸引眼球且耐看也不容易: ![]() ![]() ![]() ![]() ![]() 8,外墙油漆色彩多变,却不失沉稳雅致,各家各户还要配合默契,刷成酱紫其实挺难的: ![]() 岛上居民喜欢自行车,常用作交通工具,平均不到2人拥有1辆自行车。 这得算真皮座椅吧: ![]() ![]() 岛上有很多堡垒式的教堂,大都建于12世纪。那时维京海盗猖獗,每一次海盗上岸都要烧杀劫掳平民。为了对付海盗,就只好把教堂建成堡垒状,平日供村民祈祷,遇上海盗时供村民避难。 这些教堂都是用坚固的石砖砌成,分上下两层,下层设有窗户,上层有射击孔眼。每当海盗来的时候,人们拉响设在教堂的警报钟,村民们扶老携幼,带上金银细软迅速躲进教堂,把教堂的门窗关闭。弓箭手守在上层孔眼,随时向外射击。 9,方形碉堡兼教堂: ![]() ![]() ![]() 岛上最具特色的就是这种圆顶堡垒式教堂(网图),一共有4座: ![]() 10,逛逛咱乡镇的主商业街: ![]() ![]() ![]() ![]() ![]() 11,因为冬天漫长且雪巨,岛上房屋均为陡坡顶。 胡同很细,格局都差不多,绕了几圈,有点绕迷糊了: ![]() ![]() 没想到这种花可以长这么高,我家后院也有几棵,夏天开花一长串,花期很长: ![]() ![]() ![]() 12,差点没撞上十九世纪海盗船用的鱼雷, ![]() ![]() 到哥本哈根、瑞典等地的短途渡轮: ![]() 据 说自助餐就是维京人发明的。那时每当有大的猎获时,要由海盗老大出面大宴群盗,以示庆贺。但海盗们怎么也习惯不来西欧贵族们吃西餐时为了摆谱尽可能折磨自 己和客人的繁文缛节,于是便别出心裁,发明了这种自己到餐台上自取食品及饮料的痛快吃法。不好意思滴承认一下:这也是俺喜欢的吃法。 ![]() 13,"金色博恩霍尔姆"(烟熏鲱鱼)是岛上享誉世界的美食。吃过的人都知道,它是用一种传统维京人的方法熏制成的鲱鱼,色、香、味俱全,肉质鲜嫩,十分独特。熏鱼技术保密,至今没有外泄,所以想吃到正宗熏鲱鱼只有到博恩霍尔姆。 ![]() 14,借着仲夏夜晚上11点的天空中依然透出的红光,丹麦的维京人沿着海岸架起篝火焚烧女巫人形,以驱赶来自地下的恶魔。这是丹麦最受欢迎的传统之一,这场庆典中歌唱和跳过余烬是节日中的高潮(网图)。。。这使我想起美国内华达州黑石沙漠每年9月第1个星期一举行的烧人节(BurningMan),灵感可能源自这里。 ![]() 15,傍晚回到游轮上时,厨艺师正在雕刻一个北欧原住民女孩的冰雕,因为晚上将有比较盛大的告别晚宴,后厨都在忙,按照惯例,每桌都会有特制的蛋糕。。。 不过我觉得,他应该雕一个安徒生的小美人鱼... ![]() 我们来看看伊本·费德拉(Ibn Fadla),一位十世纪的阿拉伯旅行家的记载(他的记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西欧对维京人的偏见):“罗斯人(Rus)居住在湖中的岛屿上,他们劫掠附近的斯拉夫人村落,将俘虏卖到伏尔加河的下游城镇。”伏 尔加河流域的原住民是斯拉夫人,部落之间多年不断的争斗之下,有人去北欧请来强有力的佣兵和领导人。于是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瓦兰吉亚人结束了纷争, 大量 涌进的维京移民被当地人称为罗斯人。直到公元882年奥列格大公建立起罗斯国家, 将他们居住的国家称为Rusland,即今天的Russia,俄罗 斯。。。
Viking的双重意思:首先是旅行,然后是掠夺。在今天的西方人看来,维京人的内涵就是扩张精神。
因此,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艘火星探测飞船命名为“维京1号”(Viking 1,中国译为海盗号)。看前几天新闻说(2013年1月10日),从2023年开始,移民火星并且有去无回的第一批20个名额已经开始接受申请。火星一号联络主任苏珊娜说:“我们已经收到了1000多份申请。我们将尽快启动筛选程序,为每个渴望在有生之年做点大事的人打开大门。”
16,看看NASA的真正宏伟蓝图,“把火星变为地球”的人类海盗千年计划书:
![]() 也许,把最后一个目的地定为丹麦,就是这次北欧游轮的目的吧。 作为人生的每一次冒险,我们总是刚刚出发。。。 明天,游轮将结束航行返抵始发港基尔。上岸后,我们将开始执行此次欧游的最后一个项目:C计划。。。 (待续) |
|
![]() |
发表评论 |
![]() |
文章评论 | ![]() |
|
|
|
|
|
作者:牢头 | 留言时间:2013-01-13 22:46:33 |
盗亦有道嘛,呵呵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