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3天,12月10日,就是诺贝尔逝世纪念日和诺奖颁奖典礼了。正巧,俺的游记也走到了斯德哥尔摩。 因为出了个诺贝尔,斯德哥尔摩每年会像过节似的热闹一两回。 像诺贝尔这样优秀的商人兼发明家,同时还具有非凡见识和崇高品质的人,不仅带给他的国家和人民享不尽的福泽,而且全世界都跟着沾光。这不,从小就没吃饱过的山东汉子莫言北京买房钱有着落了. ![]() 晚上7点左右,游轮离开爱沙尼亚的塔林“道场”,向彼岸的斯德哥尔摩驶去。 1,位置图和“B计划”中的斯德哥尔摩景点: ![]() ![]() 诺奖从诺贝尔去世5年后的1901年开始颁发。老诺的遗嘱中并没有设定得奖人的国籍,但据说最开始请瑞典国王颁发诺奖时,不知因为心疼钱还是咋地,他不同意发奖给外国人。后来他的谋臣们谏醒他:该奖金发给全世界的杰出人才,才可能让小国瑞典产生国际意义。他从了, 明君啊。 瑞典的幸运还在于,诺贝尔捐钱设立此奖时,世界上还没有什么高品格和够权威的国际性大奖。 第2天早晨我们还在睡梦中时,船已经靠岸了。 宣奖时节雨纷纷。我们的观察又一次被验证了:游轮靠岸的北岸(赫尔辛基、斯德哥尔摩)基本是阴雨天,而南岸(圣彼得堡、塔林)则都是阳光明媚,蓝天白云。后边还有几个南北岸的城市,彼时它们天气如何,到时候再验证吧。。。 2,这两张是朋友在斯德哥尔摩的游轮码头->市中心的Shuttle Bus上随手拍的: ![]() ![]() 在市中心下了Shuttle Bus之后,我们步行去十几分钟可达的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俗称“蓝厅”。 从1901年第一届开始,每 年12月10日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都在文化广场的音乐厅举行。颁奖之后,瑞典国王王后和嘉宾们便要移师蓝厅,在那里举行盛大晚宴,招待今届的得主们。这 天,蓝厅成为了举世瞩目的地方,全球几十家电视台和各种媒体都把焦点聚在这里。今年的不同看点之一,估计会多出几个来自中国两岸三地的中文媒体。 3,远眺蓝厅方向: ![]() 4,伦农遗孀大野洋子正在搞一个什么活动还是展览。 感觉,当年比较前卫些的西人喜欢的亚洲女性基本是日本人。而21世纪他们更多容易迷恋上中国女子。由己及人,俺倒是满能够理解他们的爱情和性取向,因为,女人就是女人,越女越好,而中国女子特别是江浙女子中,达到女人极致的女人最多(这才是真正的“江南style”吧)。 俺要是西人,也会偏向喜欢中国女子,白人女子百多年来大都已异化,温柔细腻的越来越少,除了性格、气质,白女的相貌、身材和皮肤等外观也不大能入俺的法眼。 ![]() 反推则不然喔,男人却最好女一些,"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太过了,20-30%差不多。因为这个人世间还是男性强势,这样对女人来说公平些。 ![]() 很快,有人说蓝厅到了。我说,哪儿呢?没瞧见啊? 之 前做了细致功课的小盖说:“哈哈,就是这个红砖建筑嘛。至于为什么不叫红厅,不是瑞典人色盲,据说是当年设计图纸上,外墙贴面应该是蓝色的,可能是为了和 瑞典国旗、国家标志色看齐。等会你看他们皇家卫队穿的换岗礼服就是蓝色的。不过,当8万块掺了铁砂的红砖头砌完,很多来视察的领导、市民都说好看,沉稳厚 重,而再弄层蓝色贴在这么巨大的墙面上,可能会有浮躁感,云云。。。几个主事的心中暗喜,因为当时全靠老百姓募捐而来的建筑资金也花的差不多了,已没钱再 去买天蓝色瓷砖贴上,最后就这么半半拉拉竣工,居然皆大欢喜,呵呵。” 5,蓝厅1911年辛亥革命那年开建,这个主塔楼有108米高,当年是北欧第一高楼(这个有点讹传了,因为塔林159米的圣奥拉夫教堂从15世纪起就立在那儿了。不过再一想也对,因为塔林不算北欧)。顶端兀立着一座贴有绿色青铜片的钟楼尖塔,最顶部是向上竖起的三条冠状臂,顶着镀金的“三王冠”,最后形成一个风信鸡,象征了瑞典史上的最光辉一页:十四世纪瑞典玛格丽特女王统治的领土包括瑞典、挪威、丹麦这北欧三国。 ![]() ![]() ![]() 6,这次因为知道要拍一些广场、博物馆和教堂内部,我特地带了一个16mm的饼干头,但是走近了也还是拍不全,看来下回得弄个10mm或者鱼眼。 曾经和烧器材的小盖讨论过几次,他建议sony 5N还是配莱卡头才合适,才够牛头,sony自己的头多为狗头,而专门配nex系列的莱卡头加拿大买不到,他说要不过几天我陪你到汉堡的莱卡专门店去看看?我心说:废话,牛头什么价狗头什么价?就讪讪地说:“嘿嘿,算了吧,俺觉得sony自带的头已经很牛了”。 不过,蓝厅主楼高到稍稍走近就难以拍全,既然都是狗头,也就懒得换了,还是用的18-55mm变焦。 ![]() 蓝厅前广场上的垃圾桶居然也带密码,牛吧? ![]() ![]() ![]() 8,在刻意营造的中世纪感觉的昏黄玄关买票(好像是8欧?忘了),上厕所: ![]() ![]() ![]() 9,然后由蓝厅内特聘的导游带进去参观。和在船上参加tours时一样,买票时要选好导游语言,我们选的是英文的,前台有中文游览说明书,但是没有中文导游。 ![]() ![]() 10,这里就是诺贝尔晚宴的宴会厅。据说晚宴会有超过1300人同时进餐,诺贝尔奖给瑞典皇家和皇家科学院带来了巨大效益,那晚的国王心里,也许真有点曹操当年“天下英雄尽在俺壶中”的气势 ![]() ![]() 穿过这道金门,从2楼俯看: ![]() 11,晚宴的菜单据说是国家机密,只有到了12月10日晚7时宴会开吃了才会公布,作为一个一直对吃很重视的人,我小人之心地心说,是不是担心很多诺奖得主、名流政要提前知道吃啥,怕有的人会不来了?-至少莫言就说他最重视的也是吃。。。呵呵。 不过,第二天这些菜单就会公之于众,而且就在蓝厅的一层有面向大众开放的餐厅,保留着自1901年以来的各届晚宴菜品。 ![]() 借两张网上图片看看宴会时的场景: ![]() 看来带燕尾服是带对了 ![]() ![]() 12,跟着导游逐渐向里边深入,走廊的墙上很多塑像,可能是诺贝尔各次的得主?也可能是瑞典的英雄人物,瞎猜的,待查。 ![]() ![]() 13,奖章和纪念币等的展示柜,非卖品,应该都都是真迹。 ![]() 14,从2楼走廊的大窗向外俯瞰,梅拉伦湖(看着像河)尽收眼底: ![]() ![]() 15,这里是市政厅会议室,议员们不在此唇枪舌剑时,它就对游客开放,让参观者看看这位叫“民主”的老先生的办公室。 ![]() 16,很快就出了议会大厅,转到了蓝厅的另一面。可能是为了和窗外的美景搭吧,窗子侧边刻满了美丽的浮雕和壁画: ![]() ![]() ![]() 17,天井和吊灯。 这个有点像龙爪,瑞典有个世界级推理小说家拉赫松写过《龙纹身的女孩》不知是不是从这里得到的灵感 ![]() ![]() ![]() ![]() 18,宗教和世俗题材的木雕屏风,可能是别国送的礼物: ![]() 19,金厅。据说墙上的壁画和装饰,都是用1sq.cm的掺了金粉的马赛克镶嵌的。尽管也金碧辉煌,镶金镂银,但感觉相对于法国意大利俄国等,地处北欧的瑞典,风格还是比较稳重和低调,有暗香凝袖,委婉不张扬。 这里是颁奖晚宴后,来宾们休息和跳舞的地方。听说莫言定制了好几身包括燕尾服在内的礼服,还请专人教他跳舞,免得到了这个大厅露怯。。。哈哈,国内某些网人的想象力可以得牛B奖 ![]() 正 中墙上的那幅巨大的女神像是瑞典的守护神玛拉,西方常常用女士做守护神啊,浪漫中也透着一点懦弱?她左手皇冠,右手权杖,怀里是象征瑞典和斯德哥尔摩的市 政厅,脚下是涌动的湖水,湖水两侧各有一队人马向她走来,一边来自西方,一边来自东方,寓意是瑞典和斯德哥尔摩乃是中国之外的另一个中央之国。 ![]() ![]() 20,大约1个小时,蓝厅里基本逛完,又跑到后院去转了转,梅拉伦湖就在后院栏杆外边,便于让得奖的诗人晚宴要是喝高了,有阑干可拍: ![]() 21,下一站去文化中心广场的颁奖大厅和诺贝尔博物馆,都在老城附近。 一路上瑞典的国家色-蓝色,开始渐渐多起来。。。 ![]() 22,诺贝尔博物馆前的文化中心广场: ![]() ![]() 23,诺 贝尔奖颁奖典礼,就在文化中心的音乐厅举行。这个音乐厅建于1926年,那一年蓝厅也刚刚竣工不久。音乐厅前面,是建筑师Carl Milles的作品“奥菲士喷泉”。 奥菲士(Orpheus)是希腊神话里的竖琴圣手,据说他弹奏的乐曲能令鸟兽草木感动。而Orphic一字,也成为了“令人神往及迷人”的意思。 那2个拱形深色大门,被竖琴感动的怪兽口水流淌的方向,就是诺贝尔颁奖地和诺贝尔博物馆。不过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进入。 ![]() 冻得伸不出手。。。 24,蓝厅轶事中有很多趣事,其一说,1927年10月,著名的索尔维第5次会议,参加会议的二十九人中有十七人先后获得了诺贝尔奖。而爱因斯坦一直也没有因为他的“相对论”得奖,后来,诺贝尔皇家科学院找了个“光电效应”的成果授予他诺贝尔物理学奖。 ![]() 看看与会者的名单:保罗·埃伦费斯特、薛定谔、泡利、海森堡、德拜、布里渊、康普顿、福勒、W.L.布拉格、爱因斯坦、狄拉克、M.玻恩、尼尔斯·玻尔、德布罗意、居里夫人(得过2次奖,她LG和孩子也都得过诺贝尔奖)、洛伦兹、努森等。。。 25,随后,我们沿着老城往皇宫方向走,要去看夏季每天一次的皇宫前皇家卫队换岗仪式,官网说在12点15分开始。 路过老城门: ![]() 一路街景: ![]() ![]() ![]() 26,提前10分钟左右到了皇宫,已经人山人海,我们赶紧东突西寻,抢占制高点: ![]() ![]() ![]() 27,瑟瑟寒风中,换岗仪式终于要开始了。意义上,有点类似北京的天安门升旗仪式吧: ![]() 戴蓝布帽子的都不是皇家御林军,而是“协警”,只管维持秩序: ![]() 这种戴金盔的才是御林军: ![]() 28,在女“皇协军”的护卫下,马队上来了: ![]() ![]() 也有没见过大阵仗看见人多就大小便失禁的战马: "报告司令,俺发现一堆地雷!" ![]() ![]() 29,看完换岗已经快2点了,我们又冻又饿,赶紧就近找了个街边咖啡馆,进去一看傻眼了,因为里边都是饥寒交迫的旅行团和各条游轮的客人,大家都排着大队似乎在抢自助餐桌上的食物。8过我们也都饿和累得不想再换地儿了: ![]() 30,回到船上,已是黄昏时分。诡异的是,傍晚船一开出斯德哥尔摩,天一下子就晴了: ![]() 瑞典旅游官网上说,斯德哥尔摩一半的美景,都在坐船进出、长达几十公里的这条“斯德哥尔摩峡湾”,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 ![]() ![]() ![]() 这里有点像温哥华的“Horseshoe Bay”,和温哥华岛的阳光海岸(Sunshine Coast)及住满艺术家的盐泉岛(Salt Spring Island)一带,几乎每家后院一个码头: ![]() ![]() ![]() ![]() ![]()
瑞典是一个值得骄傲的国家,网上得知,原来它有29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个有点近水楼台先得月之嫌吧,呵呵)。
瑞典在经济和军事上古代曾是强国(在前几集的芬兰、俄国、塔林游记中提到过),二战时期跟着德国鼓吹过雅利安纳粹。现在经济仍然很发达。有举世闻名的制造业,沃尔沃(港台译成富豪)汽车,前几年被美国买下后又被中国私营公司收了;爱立信手机(我在国内时用过),后与sony合并了;伊莱克斯电器(这个没用过);遍布世界的宜家(IKEA)家具,我家也买了不少种。。。 btw,因为今年的文学奖授给了中国籍的作家莫言,就这个话题再唠叨几句。文学似乎弱点儿,所以虽终身未娶但也心怀浪漫的诺贝尔,殷殷地专设了个文学奖,传说,他曾经和一个数学家争一女孩最后输了,遗嘱里就坚决不设数学奖。但推理小说不弱,套句英国推理小說家兼推理小說评论家基亭评价瑞典推理小说的話:“人生尽在其中”(all human life is there)。洛杉矶时报杂志评论说:这里曾经是一个饥荒,现在却是一个盛宴:在瑞典和挪威、丹麦、芬兰、冰岛这些郁闷的极寒之地,目前活跃着100多个推理及犯罪小说家。 影视方面也不算弱,有嘉宝、英格丽褒曼和导演伯格曼。 《龙纹身女孩》宣传海报: ![]() 莫言的大名,俺很早就知道了。那 还是上世纪末吧,我还在北京工作生活,周末中午没事的话,一家人喜欢在家附近的餐馆吃点便饭,吃完一般会在家门口的团结湖公园溜溜食,回家路上路过一个叫 “学者书店”的小屋,就进去随便翻翻,刚上小学的儿子也会随我入内,他自然是直奔动画书专柜。我们看到爱不释手的好书就会掏钱买。那天正好看到新书上架的 地方,醒目摆着厚厚的《丰乳肥臀》,哇,顿觉眼前一亮,迈不动步了,就手站着翻看起来。一看作者莫言,谁呀?没听说过。扉页上印着-“红高粱”作者,哦。 不过,翻看了大约10分钟(时间长了店员小姐会过来说),有点失望,心说:tnnd,文不对题呀,那时候好像还没有标题党这个词,但是感觉丫这个标题奏是 这个意思。 看新闻,莫言带着老婆孩子一大帮人顶风冒雪已经到了斯德哥尔摩了,记者会开得不错,想不到他还很幽默。 昨晚又看了他在瑞典学院的长篇演讲,是够能说的,比俺还话痨。不过他最后讲的破庙的故事有点意思,尖损却善意地骂了国人和政府。 因为有莫言获奖,而且是文学奖,今年的斯德哥尔摩对于中国人就很不一样。 预祝他领奖顺利,晚宴少喝点,免得在金厅跳舞时踩了皇家公主的裙子 ![]() (待续) 对了,看到王蒙有一个专门谈论此事的演讲,觉得不错,附在后边: http://bbs.creaders.net/tea/bbsviewer.php?trd_id=799656 |
|
![]() |
发表评论 |
![]() |
文章评论 | ![]() |
|
|
|
|
|
|
|
|
|
|
作者:牢头 | 留言时间:2012-12-09 14:13:18 |
谢谢水晶,计划周密主要是小盖的功劳,一帮人出去玩,得有一个这样的人.呵呵. 也谢谢珍曼,你真是性情中人啊,俺倒不怎么在意这个"排座次",俺想的是牛背儿奖,有名有利多好,拿了钱俺决定不在北京买房,就想去盐泉岛买个像你的度假屋那样带码头的小屋...:))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