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头博客
2014年2月14日星期五
著相
著相
(旧贴备存
2008-02-12 12:37
)
孟郊《游子诗》
:
萱草生堂阶
,
游子行天涯
.
慈母倚堂门
,
不见萱草花
.
万能的五味,我的问题是,萱草花的花是作名词用还是作动词用?--
-西西里柠檬 (0 字节) (51)
2/11/08
-
怀疑是开花的意思,同王冕《偶书》: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
-
不老 (44 字节) (3)
2/11/08
-
等到山上的映山红开了的时候,红军就来了,你爸爸也就回来了。 /
无内容
-
不老 (3 字节) (2)
2/11/08
-
王塑说:
待到山花烂漫时,
你在丛中哈哈笑 /
无内容
-
多伦多市委 (3 字节) (0)
2/11/08
-
哈哈。。。帖切,谢不老! /
无内容
-
西西里柠檬 (3 字节) (0)
2/11/08
-
萱草花,
木本植物,
丛生状,干向四周剁展,针叶灰绿色 /
无内容
-
多伦多市委 (3 字节) (2)
2/11/08
-
谢谢多市委书记!问题是,诗里两处是分开讲的。 /
无内容
-
西西里柠檬 (3 字节) (1)
2/11/08
-
找到了,中国的母亲花——
萱草(图) /
无内容
-
西西里柠檬 (3 字节) (0)
2/11/08
-
也许通假“
华”
? /
无内容
-
牢头 (3 字节) (20)
2/11/08
-
也很有道理,牢头好! /
无内容
-
西西里柠檬 (3 字节) (19)
2/11/08
-
柠檬好,最近看了一个连续剧《天道》,王志文左小青的
,里边有很多佛家道理,特别提到了“
着相”
。
孟郊这首诗,我觉得是以物喻心。萱草生堂阶,可能正繁花似锦,但因为游子行天涯了,妈妈倚在堂门,却只见满目萧瑟,不见萱草繁“花”(华)。
萱草生堂阶,
游子行天涯.
慈母倚堂门,
不见萱草花。
---好诗啊
-
牢头 (252 字节) (18)
2/11/08
-
牢头解得好!
著相义理有浅有深,最难的是真正去做,改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的习气。
禅宗有个公案,大意是从前有位老婆婆,几十年供养一位修行人,后来这位老婆婆
不知道他到底修得怎么样了,就让一个妙曼女子上山去测试他。当然这位修行人道
力深厚,任凭她无边风月,依然如如不动。最后这位女子干脆坐到他怀中。。。但
他却回答说,我感觉你就象一段枯槁的朽木一样。这位女子无可奈何,只好回去向
老婆婆如此这般一番,老婆婆一听就火了,说我白白供养了他几十年。然后老婆婆
上山点了一把火,把这个修行人赶跑了。不少禅宗故事,都让我看了直冒冷汗。我
见到这则公案有几年了,直到最近才有点想明白其中的道理,但也不很确定,其实
也就是和著相有关。
-
西西里柠檬 (644 字节) (15)
2/11/08
-
将美女看成朽木就是当妖精看了,也是著相。老婆婆这
一赶没准他还开悟了呢。
-
铁狮子` (25 字节) (1)
2/11/08
-
开悟没有很难说,
其实也不是看成妖精,看成妖精是心理暗示的方法。这位老修其实真的是修到心如
止水,如如不动了。也就是真正做到身心俱净,已经很不简单。
问题是老婆婆的要求比这要高,义理方面先不说,因为比较深,不容易讲清楚,我
们单看本体发生作用这个实践层面。他自己是四大皆空、梦幻泡影了,可是只能自
了,不能救人,连一个小女子他都度不了。出来了,进不去,还远未达到「不垢不
净」的境界。老婆婆火大,主要是火在他只能自了,不能度生。中国文化传统,不
论儒家、释家、道家,都讲究有「大心」,求道要能济世,不能济世便是小器。这
是我现在的看法,不敢说参到了一两分没有。
-
西西里柠檬 (584 字节) (3)
2/11/08
-
这么说也无不可。嘿嘿,那和尚最多在见山不是山的境界,滞枯寂,
而未能起大用。这可能已经高推了他了。。。。
- TheTime (45
字节) (2)
2/11/08
-
大概是这样。佛法就难在这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
无内容
-
西西里柠檬 (3 字节) (1)
2/11/08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放翁这一结论,也适合学佛。 /
无内容
- TheTime (3
字节) (0)
2/11/08
-
是这个道理,久学不得行中得。
/
无内容
-
西西里柠檬
(3
字节
) (0)
2/11/08
-
你解的切,看来老婆婆比老和尚道行高啊 /
无内容
-
牢头 (3 字节) (1)
2/11/08
-
是这样,
老婆婆肯定比老修行高,护法里面也不都是凡夫。
-
西西里柠檬 (47 字节) (0)
2/11/08
-
我也看过这则故事。所以有人说禅这东西,说不得,一说就错
有机会我也试着说一说。错了也是反面教材嘛:)
-
牢头 (47 字节) (2)
2/11/08
-
十有八九是这样,哈哈。不过说错没关系,反正都是学生。:) /
无内容
-
西西里柠檬 (3 字节) (1)
评论(0)
引用
浏览(637)
- See more at: http://blog.creaders.net/zb1080/user_blog_diary.php?did=48513#sthash.wCy884OZ.dpuf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较新的博文
较早的博文
主页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