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每逢1111,国内年轻人已习惯把它当做“光棍节”来过,以PK 0214的情人节。中文横过来也是棍儿,一一一一。寓意也好玩:1个白天过,一个晚上过,横竖都是光棍儿。
而昨天是百年一遇的111111,我问朋友这该怎么解释啊?百年孤独?朋友的理解是:“一生一世一心一意再加上一觞一咏”。听说不少年轻人还非要等着时间到了11年11月11日11时11分11秒,才舍得步进婚姻殿堂,哇欧,这浪漫似乎差一秒奏不灵了,呵呵。
温
哥华昨天一直淅淅沥沥下着小雨,不过到了下午2、3点钟云渐开裂,突然狂风大作,看着路上的落叶如潮水般被卷起1尺多高,霎时间滚滚红尘,满街暴走,可惜
我正开着车倒不出手拍照,心里也在揪着我家前后院的几棵大树犹存的半树霜叶,几分钟后也许就剩不到1%了,俺倒不仅是怜香惜玉,小楼一阵风吹雨,深院明朝
搂树叶,。。。都是累腰的活啊
![]()
看
看天色将晴,突然想到朋友前些天一直说欲去鳟鱼湖(Trout
lake)赏秋,那里的红叶据说是温哥华色友的最爱之一,离家也不远,看着时间也还好,赶紧就奔了过去。不巧常用的一大一小两个相机都没电了,我们只能带
上另一只canon SX110相机,最不济还有手机呢,以下马对上马,顺便和“新橙”sony nex C3再PK一下。
和一般人不同,我倒很喜欢温哥华的冬天,虽说雨多了点,但是只要接连下2-3天,一定会给你一个晴天,而且雨后的云,巫山云雨般魅,漂亮得让你眼晕。
0,“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们开车路上真的见到路北头鳟鱼湖那一带,仿佛刚被谁画的一样,灿然喷出一幅巨大的彩虹。。。
![]()
1,接连下了2天雨,住湖边的不少人憋坏了,乌泱泱地趸出来溜达。
![]()
2,这两对看来都在抓紧享受各自的111111节:
![]()
得,那咱俩真光棍儿还磨蹭个啥,赶紧闭着眼睛溜过去吧
![]() ![]()
3,我脚快,先几步上了钓鱼台。昔日这里该是鳟鱼出没的地方。朋友隔湖似在向我喊:“听到舒伯特的trout了没?”。。。
![]()
4,看着天色不错,掏出手机也PK几张。手机还是很大局限,得天气好才行:
![]()
5,我这手机也好几年了,像素很低,只有200万,不过镜头是carl zeiss的:
![]()
6,朋友的这个canon sx100中级傻瓜机也用了3年了,镜头的确不如C3锐,该换了:
![]()
7,吹落黄花满地金:
![]()
8,头上。。。
![]()
9,脚下。。。
![]()
10,眼前。。。
![]()
11,叶舞西风,人比黄花瘦:
![]() ![]()
12,微距很难,不仅相机要好,镜头要好(这个canon不是单反,不可换微距镜头),技术要好,对环境要求也高。试了几张,画虎不成,总也拍不好,构图这关就很难过,浑水摸鱼般地乱:
![]()
13,“眼前有景道不得”,想不出词来形容了。。。
![]()
14,红毯?
![]()
15,五轮真弓的砂利道?。。。
![]() ![]()
17,莫说水中多变幻,风也急风也劲,风冻效应下感觉像到了育空那边的白隘关,拿着相机的手一会就僵了。
俺脸上的开心都被冻得化不开廖
![]()
朋友说:“今天刺骨的风,剪着我们的脸",这字的排比让我想起文革前一首老歌:“是那山谷的风,吹动我们的旗”,是当年常来北京出差的表哥爱唱的。我觉得那时候是真正激情燃烧的岁月,真正的浪漫。
![]() ![]() ![]() ![]()
20,接着试全景。突发奇想,sony的全景创意没准是受了“清明上河图”的启迪吧?呵呵。
原图巨大,可惜无法上传完整size的图片:
![]()
21,争渡,争渡。
俺姿势拿得很正,不过就是不出好PP,我说是这老牙相机问题,朋友说俺这姿势很准确地诠释了张爱玲的一句名言:“拉不出S赖毛房”:
![]()
22,晚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 朋友说,裴多菲有首诗这样描写落叶: 这静默的毁灭, 并不使我懊丧…… 只要我的爱人, 是青春的常春藤, 沿着我荒凉的额, 亲密得攀援上升。 朋友拍的这张角度很好,像条巨龙,“金鳞岂是池中物”的感嚼: ![]()
24,我这张较平,快赶上太平公主“荒凉的胸”廖:
![]()
25,
今天也是西方的“荣军日”(不明白晚秋还有罂粟花开吗?),公众holiday。日本也有类似的节,大众去参拜靖国神社。中国就没有类似的假期,当然清明
节不能算。这也说明中国不如西方和日本好对外作战。“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净是挨打的国耻纪念日了,tnnd。近几年的918某些地方会拉警报。
小教堂里邀请了一帮二战以来的老兵正在搞活动:
![]()
教堂前的花坛:
![]()
26,人迹板桥霜:
![]()
27,上礼拜刚改回正常时间,才4点多太阳就要收工了:
![]() ![]()
今天于我是个重要的日子,特写此文为念。这两天过得很开心。
附上舒伯特的《Trout》,好听S了。浅田真央溜得几近完美,可惜没找到金妍儿溜这段曲子的冰上芭蕾,因为她更像。这首歌我们小时候偷听200首时都会唱,后来舒伯特在1819年夏秋之交,在奥地利北部的阿尔卑斯山湖边又据此创作了弦乐钢琴五重奏。
哪天你有空,一定戴着耳机去温哥华的trout lake走一圈,边走边听,时空也许会穿梭到200年前的阿尔卑斯山下呢:
|
|
![]() |
发表评论 |
![]() |
文章评论 | ![]() |
|
|
|
|
|
|
|
|
作者:牢头 | 留言时间:2011-11-14 15:27:08 |
呵呵,谢谢林教授,别来无恙啊?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